生态与环保

  • 多主体协同视角下金融市场绿色转型演进路径研究

    柴尚蕾;袁冬月;卜少阳;魏伟;

    为促进多主体协同推动绿色转型,构建了三方演化博弈模型,结合动态仿真方法,系统分析了政府补贴、罚金、声誉收益等关键参数对策略演化的影响。研究发现,较高的政府初始激励意愿推动金融机构与企业向绿色策略收敛;政府罚金、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服务的成本及企业在接受绿色金融服务时的金融成本存在阈值效应,需精准调控以平衡效率与稳定;声誉收益可有效弥补经济成本;相对于金融机构,企业策略更易受声誉驱动。仿真分析验证了模型的稳定性和参数变化对策略选择的影响,为政策制定和市场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2025年03期 v.41 301-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县域尺度的土地利用碳排放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汪哲宇;曹萍;韩力;汪向楠;

    县域层级的土地利用碳排放研究对于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有助于分解减碳目标,从而实现精细管控,并提高减排措施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本研究以陕西省为对象,利用夜间灯光、土地利用、能源消费等数据估算2000—2020年陕西省县域土地利用碳排放,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并采用地理探测器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0—2020年陕西省土地利用时空变化显著,建设用地增加了113.19%,耕地减少了9 692.751 6km~2;碳排放总量在20年间增长了8.66倍,建设用地是主要的碳排放来源,林地在碳汇中贡献显著,空间上呈现陕北>关中>陕南的格局;财务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区域投资水平、土地利用结构及城市发展水平是陕西省土地利用碳排放的关键因素,且双因素的交互作用强于单因素。

    2025年03期 v.41 314-323+3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双积分”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

    洪宇铖;白华;鲁锦涛;

    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汽车的转型升级已成为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双积分”政策是我国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其对新能源汽车企业创新投入的有效作用机制亟待深入探讨。在此背景下,本文采用2014—2022年A股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深入探析“双积分”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表明,“双积分”政策能够切实有效地激励新能源汽车企业加大整体创新投入,其中企业社会责任与管理层持股比例发挥了显著的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双积分”政策对东部地区企业、上游供应商企业、国有企业以及股权集中度较低的企业的创新投入,具有更为显著的促进作用。本文可为政府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体系、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2025年03期 v.41 324-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8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型城镇化试点政策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

    蒙昱竹;郝振龙;徐杨康;

    为了探究我国新型城镇化试点政策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选择2010—2022年27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进行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够有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机制检验发现,上述关系能够通过提升区域数字普惠金融水平来实现。进一步研究发现,新型城镇化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即可以影响具有空间关联地区的城市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并且根据城市所处区位、行政级别以及是否属于资源型城市的不同具有显著的异质性。

    2025年03期 v.41 336-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1K]
    [下载次数:7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水环境质量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机制研究

    武照亮;仝自强;

    水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水环境质量变化不可避免地会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产生影响。本文基于2011—2020年中国9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水质数据,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广义空间两阶段最小二乘和广义空间三阶段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分析了水环境质量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影响机制,并探讨了政府环境治理行为在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水环境质量恶化通过降低劳动集聚和生产效率显著负向影响新型城镇化水平。(2)政府环境治理行为能有效改善水环境质量,并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3)基础水环境质量较好时,水质恶化对新型城镇化产生的负向边际影响更大。(4)相邻城市之间会采取相互模仿的水环境治理政策,这一策略互动方式有利于水环境质量改善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能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环境治理和新型城镇化的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2025年03期 v.41 348-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4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循“废”启“新”:“无废城市”试点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周卓凡;唐亮;赵恒凯;

    “双碳”战略目标持续纵深的背景下,“无废城市”试点政策如何推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是当前重点关注的问题。基于2014—2022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DID)深入考察“无废城市”试点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无废城市”试点政策显著提高了试点地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该结论经过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这得益于外部债务融资成本的提高以及内部研发投入的加大。异质性分析发现,试点政策的绿色效应在弱环境规制下的企业、低固体废物利用率下的企业、非资源型城市内企业、污染程度较高和国有性质的企业中更为显著。拓展性分析发现,试点政策能够驱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量质齐升”,且对邻接城市的企业产生了显著的绿色溢出效应。据此,提出相应建议,对政策实施效果及企业绿色转型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2025年03期 v.41 359-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

  • 基于深度学习的滚动轴承剩余寿命预测方法

    杨秀芳;田亮;张英鸽;赵宇凡;

    机械装备正在朝着高速、高精、高效方向发展,建立可靠的剩余寿命预测和健康监测是保证装备安全运行的必需途径。深度学习理论具有强大的建模和表征能力逐渐成为机械设备故障诊断领域的研究热点。结合机械监测大数据的特点与深度学习的优势,提出了一种新的滚动轴承剩余寿命预测和健康监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定义的退化特征选取指标,从全特征参数中选取了12个退化特征参量,构建了退化特征集,并用退化指标得分最高的总谱值特征归一化为寿命值标签,训练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滚动轴承剩余寿命预测模型,其优势在于摆脱了对大量信号处理技术和机械累积损伤可靠性模型的依赖,实现对滚动轴承剩余寿命的智能预测。通过对多种工况的滚动轴承剩余寿命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本文的退化特征数据样本+LSTM滚动轴承剩余寿命模型对多种工况的滚动轴承剩余寿命预测方法可行,寿命预测效率高、结果可靠,预测模型的泛化能力强,具有很强的工程应用参考价值。

    2025年03期 v.41 370-3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水电站红外监控系统的高效数据汇聚传输聚合算法

    张科峰;马文华;郑庆明;李云红;李丽敏;苏雪平;冯准若;

    针对水电站监控画面数据量大、传输链路受限、内部环境复杂和传输效率低下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MapReduce差分隐私的K-means聚类算法。首先在红外系统所提取的数据中引入Hadoop下的MapReduce并行框架,以便将数据集转换生成键值对,从而提高容错率和传输效率。其次在迭代聚簇中加入Laplace噪声计算聚类中心,以实现对数据的隐私保护。然后在传输过程中根据传输链路宽带情况选择无损压或有损压分段式传输,以保障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完整性。最后,我们在吉林台流域梯级水电站红外监控系统中进行算法测试和性能评估,基于MapReduce差分隐私的聚类汇聚传输算法相较于传统K-means聚类算法在不同隐私预算下进行统计量指标对比。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聚类算法聚类可用性可达到94.5%,聚类程度更好,数据汇聚传输的效果更佳。

    2025年03期 v.41 381-3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经济与管理

  • 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企业创新韧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肖仁桥;吴海芸;钱丽;

    本文在理论分析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企业创新韧性的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将该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选取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和2007—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显著提升了企业创新韧性水平,试点政策效应的时滞性和持续性明显,且通过了平行趋势检验和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PSM-DID)检验等稳健性检验。异质性分析发现,试点政策对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高科技行业及东部地区企业的创新韧性提升具有更为显著的促进作用。机制检验表明,试点政策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人才集聚和主动风险承担来促进企业创新韧性提升。进一步分析发现,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企业抵御力和革新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企业恢复力的影响不显著;创新韧性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这种促进作用在创新韧性强的企业中表现得更为突出。本研究为精确评估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效应,明确企业创新韧性提升路径提供了微观证据与政策建议。

    2025年03期 v.41 390-4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2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动态模糊认知图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可持续性评价

    余宏亮;黄纯;

    为进一步解决我国综合管廊项目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的高质量发展,本文首先从项目的可持续性状况、能力和协调度入手构建了综合管廊项目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包括9个主要指标和23个细分指标。其次,考虑到评价指标间相关动态性的影响,引入基于Hebbian规则的动态模糊认知图评价模型。最后,利用MATLAB软件对项目实例进行可持续性评价,得到评价结果并预测其未来可持续发展挑战,为项目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建议。

    2025年03期 v.41 401-4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订单拆分策略的AGV货到人拣选系统订单分批优化

    孙军艳;王子豪;闫春妍;孙佳豪;贺高科;

    针对传统AGV货到人拣选系统路径重复、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订单可拆分策略的订单分批方法。本方法的优化目标为:AGV行驶时间和拣货时间的总时间最小化。首先建立订单可拆分策略的订单分批数学模型,其次设计了一种基于k均值聚类的双层遗传算法(KC-DLGA)求解模型,该算法可解决传统遗传算法初代群体质量低和收敛速度慢的问题。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订单可拆分策略的订单分批方法与随机分批策略、订单不可拆分的分批策略相比,拣货效率明显增加,KC-DL-GA算法相较于双层GA算法收敛速度更快,稳定性更强。

    2025年03期 v.41 410-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创新网络演化与动力机制研究

    谭婧;宗婉秋;

    基于2006—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业联合申请发明专利数据,将创新主体划分为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三类,构建协同创新网络。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描述其演化特征,并运用指数随机图模型检验演化动力机制。结果显示,协同创新网络规模扩大、合作强度增强,整体紧密度下降但局部联系更密切,连通性较强并呈现“小世界特征”。内生机制方面,传递性与中介节点促进网络形成;外生机制方面,创新能力、年龄、地区市场竞争及产业政策均正向影响网络演化。高创新能力与中低年龄个体存在显著同配效应,低创新能力与高年龄个体则无。地理、制度和组织邻近性均促进网络演化,且两两之间存在协同作用,但组织邻近性的作用随经验积累而减弱。研究结论对优化产业布局与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03期 v.41 418-4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两阶段优化的社区团购仓配网络节点选址研究

    蒋鸿羽;吴金卓;

    通过优化社区团购仓配网络体系,可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提高用户满意度,进而有效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以“共享仓中心仓网格仓团长”仓配体系为研究对象,首先结合P-中值法构建以总成本最小为目标的中心仓选址优化模型,并利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然后在ArcGIS平台分别利用最小设施点数模型、有容量限制的最大化覆盖模型和最小化阻抗模型对社区团购的网格仓选址进行优化,最后以山东省某社区团购仓配网络体系为例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1)在山东省建立5个中心仓为最优方案,总成本为3 381.99万元;(2)基于ArcGIS平台的网络分析功能,在青岛市建立12个网格仓为最优方案,其社区覆盖率最大(97.95%)且更具成本效益。本文两阶段优化法考虑了消费者位置、交通、运输距离和成本等因素,能帮助企业优化社区团购仓配网络节点布局,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社区覆盖率,并为不同区域的社区团购网络体系优化提供借鉴和参考。

    2025年03期 v.41 432-4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电气工程

  • 密集输电通道内同塔及并行线路电磁场分布特性研究

    周亮;王斌;孙文杰;马梓淇;

    密集输电通道内线路工况复杂导致电磁场易互相耦合叠加,需要深入分析不同电压下的电磁场分布特性,以评估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本文采用等效公式法并结合电磁场矢量叠加原理,通过自编程序深入研究分析了密集输电通道内110~1 000kV输电线路在各种复杂工况下的电磁场分布特性。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单回路地面电磁场强度大于双回路;提高导线对地距离可降低电磁场强度,但效果随对地距离增大而减弱;并行线路采用内侧逆相序布置会使电磁场分布特性更优;同塔混压四回路在进行电磁场计算时应对所有回路进行整体建模分析。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后续密集输电通道内的线路设计以及电磁场评估提供参考。

    2025年03期 v.41 442-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